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丁炜勇 李东 文/图)初秋的宁夏隆德,绿意铺展至天际。田间作物舒展枝叶,远处梯田如链似带,空气中交织着泥土的醇厚与草木的清甜。8月15日,记者走进张程乡杨袁村,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藏着“致富经”:微菜园里,西红柿挂着红透的“灯笼”,辣椒缀满翠绿的“火苗”;微菌园里,平菇撑开肥嫩的“伞盖”;微禽园里,土鸡踱步啄食,不时发出清脆啼鸣,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。
62岁的监测户李占谋正忙着采摘蔬菜,他和老伴守着庭院发展微菜园、微禽园,30只土鸡出栏后能带来一笔收入,加上蔬菜售卖,一年稳稳入账5000元。“以前院子空着总觉得浪费,现在种菜、养蜂、种菌菇,既能自给自足,一年还能多挣一万元,日子越过越有劲头!”77岁的郭荣正老人一边打理菌棒,一边笑着算了一笔“经济账”。
杨袁村驻村第一书记时银弟介绍,全村98户常住户家家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庭院经济,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,实现了“家家有产业、户户有增收”。在奠安乡张田村,66岁的丁富疆把庭院打造成“菌香蜂鸣”的致富场,1000棒木耳和16箱中蜂每年能带来万余元收入,小院里的“微产业”撑起了“钱袋子”。
“今年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,对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进行补贴,实现88户常住户全覆盖,人均增收约3600元。”张田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志兴说。
据隆德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齐志亮介绍,今年全县已建成微菜园、微菌园、微禽园等13000多户,打造示范村16个,发放补贴资金400多万元,带动农户总增收达1.5亿元。
如今,多元业态让庭院“活”了起来,不仅扮靓了乡村“颜值”,更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。下一步,隆德县将紧扣“五特五新五优”产业布局,推动庭院经济向规模化、特色化、多元化升级,让方寸庭院真正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的“聚宝盆”。